白癜风可以吃海鲜吗 https://news.39.net/bjzkhbzy/170902/5668934.html对近2-3年的楼市变化,除了个别热点城市,可以用冷淡来形容。为什么会如此?
不少人把原因归咎于疫情原因,毕竟大家的工作收入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未来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不敢轻易买房。
也有人说,我们的出生人口快速下降,加上老龄化因素,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情况,而房子越建越多,需求端却在不断减少,供大于求越来越明显,市场趋冷也是自然而然。
当然,也有部分投资客认为,房地产税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毕竟房子买卖不是一时半会完成的,万一房地产税出来,此前买房的人不正好撞在枪口上嘛。
以上的影响肯定是有的,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但关键因素真的是这个吗?其实,这些都不算是。
研究楼市的都知道,房地产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房企只要能拿到钱,他们可以把土地拍成天价,以前各城市不断刷新的“地王”均是房企能从银行、信托那里借到钱,借的钱左口袋捣右口袋,反正就是不差钱的主,地价推动房价,价格不行可以捂盘惜售,玩的风生水起,在大多数时候,开发商是主宰市场的。
然而,考虑到房企不断做大杠杆,对金融和经济发展带来系统风险,国家相关部门从年8月开始实施针对房企实施三道红线,房企一下失去了资金来源。这两年的土拍市场直接显露出,民营房企基本退出拿地,只有央企国企苦苦支撑。不拿地,过去那种以“土拍带动楼市”的做法已失去作用,但房企还要生存,还有各种费用要支出,按照以往的话,从银行、信托借点钱就可以玩转起来。但三道红线下,银行也不敢借,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现象,银行宁愿天天打客户电话求借款,就一个执念,反正钱多的是,谁都可以借,就是不借给房企。
风向已变!
老实说,大众是反对房企肆无忌惮扩张,玩高周转,不仅造不出好房子,还给金融和经济埋藏巨大的隐患,终究会付出代价。但是不是一直坚持不给房企粮食,也不给水喝呢?从现实情况来看,答案又不是!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月来一连串的信号释出,风向已变。
最大的压力无疑是经济,前三季度,我们的GDP增长率为3%,离年初制定5.5%的增长目标还有比较大差距,经济增长的压力一下传导到第四季度。都知道,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不用谈了,哪个国家都不好过,而消费受到疫情等影响,不温不火,储蓄的动力胜过消费,投资端能投啥呢?要在短期内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指望产业转型升级显然来不及,目光还得投向传统行业。影响面最广、能超前大额投资消费且有群众基础的无疑就是房地产行业。但从实际来看,房地产的日子确实比较难过,就今年来看,年初1-2月份的投资额增速还有3.7%,而到1-10月份就直接累计为-8.8%,新开工面积同比更是降了近39%,这么大比例降幅,你要说对经济增长没多大影响谁也不信,何况房地产还是关联着大几十个行业,所谓一损俱损。
所以,从进入第四季度以后,国家对房地产我们看到了一连串的急迫信号:
10月24-25日,一行两会一局四部门开会要求,满足居民刚性、改善住房需求,保交楼、稳民生。意思很明白,除了没有提满足投资购房以外,要激发所有的住房需求,而保交楼主要就是给房企信心,保证产销正常运转起来,解决遗留问题才能保障市场正常健康发展。
10月28日,央行易纲行长提到,我们有条件尽量保持长时间的正常货币政策。看似没有提到房地产,但不能说没有关系。联想到这两年一直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很多人都认为老美猛烈加息,我们是不是也要收紧了,房地产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资金收紧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央行的表态算是给房地产市场大环境吃了一个定心丸:不会轻易调整货币政策,会尽量长时间保持稳定。
为给房地产注入信心,央行易纲行长分别在11月2日和11月21日表示,“相信楼市短期内会软着陆”,针对外媒唱衰“中国房地产”和“建筑业衰落”明确指出,“我们还处在城市化的高峰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具有很大增长潜能”。同日,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