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鸡蛋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谈红楼梦里细节对话的描写,对人物 [复制链接]

1#

曹雪芹《红楼梦》里细节对话的描写,暗含深意,刻画了人物性格

文/诗绿凤

鲁迅先生说《红楼梦》是一本为人处世的智慧奇书,诗绿凤每天与你分享红楼精华。

鲁迅先生说:”高尔基很惊服巴尔扎克小说里对话的巧妙,以为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却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谈话的那些人。中国还没有那样好手段的小说家,但《水浒》、《红楼梦》的有些地方,是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

造词大师曹雪芹通过人物对话的巧妙描写,传神地刻画了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

通过人物对话,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状态

一、栊翠庵妙玉招待贾母喝老君眉

《红楼梦》41回,贾母宴请刘姥姥吃了一些美味珍馐,包括精工制作的茄鲞,美味可口又油腻的点心,吃完后,贾母就约着刘姥姥来到了栊翠庵。

到了栊翠庵,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

妙玉听老祖宗这么一说,考虑到贾母是老年人脾胃不好,才吃了油腻的东西,就选了名贵的老君眉给贾母喝。

老祖宗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

六安茶,品质优良,是我国名茶之一,属于绿茶。若吃了酒肉后饮绿茶,就容易消化不良,拉肚子。贾母年纪大,老年人胃肠功能较差,不适宜喝绿茶,再加上老君眉不仔细看,泡出来形状是有些像六安茶。贾母年高当时没带老花眼镜,误把妙玉茶盅里的茶,看成是六安茶,所以贾母说不吃六安茶。贾母似在质疑妙玉:听说你很精通茶艺,才来你这要茶喝,没想到你连这点最基本的喝茶常识都没有?看来是空有虚名罢了。

妙玉随即自信满满回答了贾母的质疑。“知道”二字,体现了妙玉对自己茶艺的自信与自傲。妙玉意在说,知道你老人家吃完油腻之物脾胃功能差,怕停食,怕闹肚子,更不能喝六安茶那样的绿茶,所以给您准备了老君眉。老祖宗你也太小看我妙玉在茶艺方面的造诣了。

老君眉不是绿茶,是当时进献給皇帝享用的贡品,贵族之家以能饮用到此茶为乐事,并且老君眉谐音很吉利,暗示祝贾母高寿之意,由此可知妙玉给贾母喝老君眉考虑得极为周到用心。

通过妙玉与贾母的对话,刻画了贾母对妙玉清高的不屑,也同时刻画了妙玉对自己茶艺的自信,以及考虑问题用心周到。

二、宝钗通过对话表现出见识高于探春、李纨王熙凤因小月兼下红之症无法管理荣国府的内部事务,王夫人便让李纨、探春、宝钗组成三驾马车掌管荣国府的事务。探春、宝钗的管理才能得到充分展现。曹雪芹通过探春与宝钗评论赖大家的花园的对话,刻画了宝钗的老于世故,探春的血气方刚略显稚气。

探春对赖大家的花园发表观后感,认为天底下万事万物都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就连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

皇商大户出身、有着鸢飞戾天胸怀的薛宝钗,从小就耳濡目染经纶事务,听了探春说的这些略带小家子气的话后,就不露声色地讥讽了探春的稚嫩狭隘。

宝钗道:“天下没有不可用的东西,既可用,便值钱。难为你是个聪敏人,这些正事,大节目事竟没经历,也可惜迟了。”

宝钗给探春的定论是,探春虽然聪明,可惜年轻狭隘缺乏实践经验。宝钗说探春“这些正事,大节目事竟没经历,也可惜迟了”,无形中就显摆拔高了自己比探春成熟稳重、见多识广的优越感。

三驾马车的首脑李纨听后不做评判,只是笑道:“叫了人家来,不说正事,你们且对讲学问。”

李纨这话,不知是打圆场呢,还是本人没听明白的抱怨。在论教育上,李纨不如宝钗幸运,宝钗有一个情缘相投让她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的开明好父亲。李纨的父亲李守中虽贵为类似今天北大校长的一个知识分子,但对女儿李纨实行的却是一种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呆板教育。因此李纨论聪敏的确略逊于宝钗、探春,所以思想境界、理解悟性自然也不如她们。也从一个侧面刻画出李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去认真听,才会有这样的反应。

宝钗听后正色回应李纨道:“学问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作高一层了。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

宝钗对李纨道出了理论指导实践的真谛。在她看来,做学问应学以致用,大道存于世间。换言之,百姓日用即王道。她告诉李纨说:“学问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作高了一层。”意思就是说,要会学以致用,“小事上用学问一提”就上升到“理论”层面了,“那小事越发作高一层了”。

宝钗满腹学问,凡遇大事小情都会引经据典提升到“学问”上来,给俗事以“理论”上的总结。通过宝钗与探春、李纨的对话,刻画出了宝钗识见高李纨等众钗,经济头脑远超“敏探春”。

三、柳嫂儿的性格特征通过对话淋漓尽致展现出来

柳五儿的妈妈柳嫂儿其实是个很幽默风趣的妇人,可惜只是个大观园地位低贱的厨子,她的接触面也就是些个下等丫头诸如莲花、小燕以及看门的小幺儿等这样一些最底层的社会阶层,身处这些暗淡人群中,被这些人隐没了她身上的亮点。

柳嫂儿说话最幽默风趣的一回是与一个看门的小幺儿的一段对话,她用了很多妙趣横生的俚语俗语,让人读来幽默风趣会心一笑,曹雪芹通过她与看门小幺儿的对话,刻画了一个幽默风趣、泼辣爽朗的妇人形象。

这小厮且不开门,且拉着笑说:“好婶子,你这一进去,好歹偷些杏子出来赏我吃。我这里老等。你若忘了时,日后半夜三更打酒买油的,我不给你老人家开门,也不答应你,随你干叫去。”柳氏啐道:“发了昏的,今年不比往年,把这些东西都分给了众奶奶了。一个个的不像抓破了脸的,人打树底下一过,两眼就像那黧鸡似的,还动他的果子!昨儿我从李子树下一走,偏有一个蜜蜂儿往脸上一过,我一招手儿,偏你那好舅母就看见了。他离的远看不真,只当我摘李子呢,就屄声浪嗓喊起来,说又是‘还没供佛呢’,又是‘老太太,太太不在家还没进鲜呢,等进了上头,嫂子们都有分的’,倒像谁害了馋痨等李子出汗呢。叫我也没好话说,抢白了他一顿。可是你舅母姨娘两三个亲戚都管着,怎不和他们要的,倒和我来要。这可是‘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

柳嫂说的这段话极为风趣让人笑喷,原因就在于她在对话中多次活用俗语,让人不笑都不行。小幺儿想让柳嫂儿从大观园里偷几枚杏子给他吃,杏子都有专管,岂是想偷就能偷的,而且管果园的就有小幺儿的亲戚,他不找亲戚要,却找不管果园的柳嫂要,柳嫂儿听罢气不打一处来,就与小幺儿拌起嘴来,虽是骂人发牢骚,可因为柳嫂儿话说得太精彩,实在让人生不起气来。

发了昏的、一个个的不像抓破了脸的,人打树底下一过,两眼就像那黧鸡似的,还动他的果子、屄声浪嗓喊起来、倒像谁害了馋痨等李子出汗呢。

柳嫂儿这些话形象地把那些承包果园里几个果子整日里小心看护、提心吊胆的人的嘴脸形象地描述出来,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真是精彩。言为心声,由此可见柳嫂儿的品性,也不是个善茬。

柳嫂骂小幺儿的声口,像个风流放诞的妇人,在对来吩咐她做一碗嫩嫩的炖鸡蛋的莲花的声口,她又看人说话,没说脏话,对话稍微显得有些涵养。

莲花揭起菜箱一看,只见里面果有十来个鸡蛋,说道:“这不是?你就这么利害!吃的是主子的,我们的分例,你为什么心疼?又不是你下的蛋,怕人吃了。”柳家的忙丢了手里的活计,便上来说道:“你少满嘴里混说!你娘才下蛋呢!通共留下这几个,预备菜上的飘马儿。

秦司棋想吃鸡蛋羹,派小丫头莲花来吩咐柳嫂儿炖一碗嫩嫩的鸡蛋羹。柳嫂是个看人下菜碟的主儿,她知道司棋也不过就是迎春的一个副小姐,而迎春本就是个懦弱不招人待见的主儿,就说鸡蛋吃紧做不了。莲花就说她欺负人,四处找发现还藏着十来个鸡蛋,就质问柳嫂,明明有鸡蛋,你为何说没有了?又不是你下的蛋,怕人吃了。柳嫂儿就对莲花说,你少胡说,这是预备着做菜上的飘马儿。曹雪芹通过写柳嫂儿与莲花的短短几句对话,把柳嫂儿看人下菜碟的势利嘴脸刻画了出来。

红楼梦里小细节的描写传深意

一、通过尤二姐初见王熙凤时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

造词大师曹雪芹十年呕心沥血的巨作《红楼梦》,往往通过简简单单几个字描述的小细节,就暗示了深厚的内涵,不着痕迹道出了人性灵魂深处的心理状态。品读《红楼梦》这样的人情世故小说,见微知著,观细节知人心,就能读懂红楼梦。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68回“苦尤娘赚入大观园,酸凤姐大闹宁国府”一回里,通过细节描写展示了尤二姐见到不请自来的凤姐后毫无主见的心理状态。

兴儿引路,一直到了二姐门前叩门。鲍二家的开了。兴儿笑道:“快回二奶奶去,大奶奶来了。”鲍二家的听了这句,顶梁骨走了真魂,忙飞跑进内,报与尤二姐。尤二姐虽也一惊,但已来了,只得以礼相见,于是忙整衣迎了出来。

这段话里有六个关键字:一惊;只得;整衣。在曹雪芹这看似平平常常几个字里,蕴含了很深厚的内涵,刻画了尤二姐的性格。理解了这六个字,就可以看出尤二姐是什么样的个性。

1、尤二姐见到凤姐后,为什么会“一惊”?

因为事先已有贾琏、兴儿数落凤姐是个醋缸醋瓮之言,因此,瞒着凤姐被贾琏藏在小花枝巷公馆里的尤二姐,听说凤姐来了自然害怕,且尤二姐又不是贾府明媒正娶过来的,见了正夫人自然心虚害怕;另一方面也说明尤二姐是个头脑简单的人,对凤姐毫无一点防备之心。试想,如果是探春,听到凤姐不请自来,必定是镇定自若,严阵以待,早已做好等待着凤姐来兴师问罪的心理准备了。

2、为什么说尤二姐见到凤姐后“只得以礼相见”?

当时尤二姐正沉浸在与贾琏蜜月期的恩恩爱爱卿卿我我里,头脑简单的她,哪里会想到还要防范凤姐这个巨大威胁?因此面对凤姐的突然袭击,尤二姐始料未及毫无思想准备,这便怎生是好?凤姐是贾琏的正室,出于礼节,尤二姐这个没有过明路的小三不能对凤姐避而不见,或者把凤姐赶走的,是以,尤二姐“只得以礼相见”。“只得”二字,刻画了尤二姐见到不想见到的凤姐时的一种无奈心理状态。

3、尤二姐“于是忙整衣迎了出来”的“整衣”二字,刻画了尤二姐什么样的心理?

可怜的尤二姐当时正沉湎在与贾琏山盟海誓的美梦中,什么也不会去想,还不知山雨欲来风满楼,面对不怀好意的不速之客凤姐,尤二姐见凤姐不是想着怎么来对付凤姐,她的反应仅仅是“整衣”,尤二姐想的仅仅是要穿得体体面面的去见凤姐,满心要给正夫人凤姐一个好印象。

曹雪芹通过描写尤二姐“整衣”的这个小细节,刻画了尤二姐单纯善良的心思与性格。

二、通过黛玉在贾府第一顿晚餐落座、喝茶的小细节,刻画黛玉人物性格

从扬州老家初到贾府的黛玉,在王夫人的陪同下,来到了贾府第一顿晚餐的现场,她是怎么入席落座的呢?曹公通过小细节的描写,刻画了黛玉水晶心玻璃肝的性格。

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坐了。

当凤姐作为嫂子拉黛玉坐贾母左边的第一张椅子时,黛玉是十分推让不敢坐下。黛玉当时很清楚,除了贾母的座位之外,左边第一张椅子就是首位,中国古人座位以左边为尊贵,此时舅妈王夫人和王熙凤、李纨两位长嫂都在,她一个小辈怎么能随便就先坐下去呢?是以当凤姐拉她先落座时,她就十分推让不肯做下。

直到听贾母说:“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小黛玉这才放心落座。

黛玉在贾府小心翼翼吃完第一顿晚餐后,很快,就有一个小丫鬟给黛玉端来了茶水。黛玉在老家时,父亲林如海曾告诫黛玉,饭后不要立即饮茶,因为饭后立即喝茶,茶中含有一种碱能“中和”胃酸,减弱消化力,久而久之会“伤脾”,饭后要过一会再喝茶,方不伤脾胃。

难道是才刚吃完饭就要喝茶水吗?这是有悖于父亲的告诫的。黛玉左右观察,发现贾府里众人都在用这茶水漱口呢。原来贾府这饭后的头道茶,并不是用来喝的,而是专门用来漱口的,贾府饭后要用茶漱口的原因,是为了对口腔进行保护,黛玉这才小心翼翼也学着别人用这茶水漱了口。

黛玉发现,贾府的规矩,与父亲林如海平日里教诲的生活习惯大为不同。黛玉只得入乡随俗,因为心较比干多一窍的她知道,寄人篱下,自然就需要改变自己,来迁就对方。

紧接着,又有丫鬟给黛玉端来一杯茶水,这该是真正可以喝的茶水了吧?看众人端起茶杯喝起来,黛玉料定自己没猜错,这才小心翼翼地端起茶杯喝起来。这是贾府饭后的第二道茶,这才是真正可以用来饮用之茶。茶除烦去腻,是万病之药。更主要的是茶有很好的消食作用,故贾府饭后必饮茶。

在烜赫的官宦世家贾府饭后要喝两道茶,一道是清洁牙齿,讲卫生作漱口用;一道才是慢慢饮用之茶。

黛玉兰心蕙质,随缘改变旧习。若上第一道茶时,黛玉不用此茶漱口而是直接饮下,那么一定会遭到贾府势利丫鬟们的讥诮,认为她没有见过世面没有教养,连这最简单的生活习惯都弄错了。

见微知著,观曹雪芹描写黛玉在贾府的第一顿晚餐上如何优雅落座、如何饭后喝茶的小细节,刻画了黛玉是一个知书达理、有分寸有教养的名门闺秀,一招一式,处处透着书香门第的大家风范,惹人怜爱。

三、误认黄杨木杯子背后劳动人民的辛酸

鸳鸯笑道:“酒吃完了,到底这杯子是什么木的?”刘姥姥笑道:“怨不得姑娘不认得,你们在这金门绣户的,如何认得木头!我们成日家和树林子作街坊,困了枕着他睡,乏了靠着他坐,荒年间饿了还吃他,眼睛里天天见他,耳朵里天天听他,口儿里天天讲他,所以好歹真假,我是认得的。让我认一认。”[蒙侧批:好充懂的来看。]一面说,一面细细端详了半日,道:“你们这样人家断没有那贱东西,那容易得的木头,你们也不收着了。我掂着这杯体重,断乎不是杨木,这一定是黄松做的。”众人听了,哄堂大笑起来。

鸳鸯故意问刘姥姥“黄杨根子整雕的十个大套杯”是什么材质?刘姥姥不知道是很珍贵的黄杨木材做的,把“黄杨根子整雕的十个大套杯”误认为是普通的黄松木做的,告诉贾府众人“怨不得姑娘不认得,你们在这金门绣户的,如何认得木头!我们成日家和树林子作街坊,困了枕着他睡,乏了靠着他坐,荒年间饿了还吃他,眼睛里天天见他,耳朵里天天听他,口儿里天天讲他,所以好歹真假,我是认得的。让我认一认。”刘姥姥用她穷苦人见识短浅的思维来理解贾府奢华的事物,结果认识错误,虽如此但刘姥姥把木头拟人化的说法朴实幽默,众人对她错误认识的哄堂大笑,通过刘姥姥与鸳鸯的对话引出了很深刻的内涵,贾府的穷奢极欲道出了刘姥姥贫苦劳动人民背朝黄土面朝天的辛酸。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红楼梦回通行本》

红尘三千,不问风雨,只道本真。诗绿凤每天与你分享自己的红楼故事。

更多内容,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