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年6月3日上午
地点:村委第一书记办公室
内容:扶贫工作座谈……”
工作笔记的主人是自治区党委政法委驻靖西市安宁乡汤亮村第一书记张华。多页的本子,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村里87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和状况,以及汤亮村从贫困村到脱贫摘帽的点点滴滴。
这也是他这一生的绝笔。当日下午6时46分,连续多天高强度的工作后,张华累倒在办公桌子前。6月7日,因抢救无效,张华42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南疆边境的扶贫路上。
7月1日,记者走进汤亮村,寻访张华的足迹:村路上,人来车往;池塘里,群鸭戏水;山坡上,桑树婆娑;村屯内,干净整洁……“村里的变化,凝结着张书记的心血和汗水。”村支书王启倍抹着眼泪说。
有一种使命叫忠诚
——不论在塔山英雄部队,还是在扶贫攻坚主战场,他英勇无畏,不克难关不回头,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张华年9月出生在江西宜春市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年7月从桂林陆军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原41集团军某师,成为塔山英雄部队的一员。
“张华工作爱较真、不服输,事不做完不放手,标准上不去不罢休,困难不解决不回头,让人钦佩!”战友刘仁恒说。年,梧州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张华冲在前头,扛起沙袋就到大坝下面堵管涌;年,原41集团军开展基层政治工作规范化建设试点,张华所在团基层政治建设的经验做法成为集团军的样板。正是在这个英雄的部队里,让他百炼成钢。
初心永不改,退伍不褪色。年12月,张华从部队转业到自治区党委政法委任执法监督室副调研员。年春节刚过,张华主动请缨,到靖西市安宁乡汤亮村担任驻村扶贫第一书记。
张华到任时,村部不通水、不通网络、没有卫生间,不具备居住生活条件,乡领导建议张华暂住乡政府。张华不同意,提包住到村里。他在村文化活动室一间空房架起床板。一张旧办公桌、一台电磁炉、一包盐一瓶油几包面就是他的生活物资。上厕所要去百米外的村民家或村小学借用,水要从村委围墙外的水潭提取。
面对这样的生活条件,张华没有怨言,先后给村部开通网络,把水龙头安到了村部门口,又在村卫生室腾出一间厨房,还自费购买了一辆电动车、一台二手冰箱以及床垫和电风扇。
“我们的驻村生活条件好了,才能更加安心工作,当好脱贫攻坚的带头人。”半年后,村部公共卫生间建成并安上热水器时,张华笑呵呵地说。
“80多岁的老党员还跟着张华重温入党誓词,这对大家触动很大。”去年刚转为正式党员的张正抗说。上任伊始,张华发现村党组织涣散,便组织全村党员在党旗下宣誓,学习党章;想方设法修建了村委办二楼,作为党员活动室;建立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