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乌县土地流转问题及家庭农场发展的思考
作者:刘传启黄雪梅蓝春荣
摘要:当前各地政府应充分理解中央土地流转的初衷,充分尊重农民的选择。首先应做的是抓好“行政推动”,做实“一块田”,不应只紧盯着“大规模”的企业规模化,而不屑于“小规模”的家庭规模化,过分热情地插手“市场推动”和“依法推动”,使该做的没做好,不该做的做过了头。“行政推动”是“市场推动”和“依法推动”的基础,只有做好“行政推动”,才能顺畅推进“市场推动”和“依法推动”,不然将遗患无穷。家庭是无与伦比的最佳利益共同体,只有家庭才能实现农业效益的最大化。农业经营的主体不是政府,不是企业,而是家庭。今天鼓动兼并,到时苦果自食。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流转方式,家庭农场,乡村振兴
一、如何审视寻乌人多地少的山区农业发展
我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效仿苏联集体农庄,大搞人民公社,用大一统的政治思维处理需要市场分散决策的经济问题,最后走入困境。今天当年效法苏联的余悸尚在,有些人又在大力鼓吹美国的大规模经营。美国的家庭农场平均亩,而地处我国南方丘陵地带的寻乌县每户不足十亩,美国3亿多人,我国比美国多10亿人,我们寻乌县就有34万人口。世界上有两种类型的农业:人多地少型和人少地多型,寻乌县显然是人多地少型的。在人口稠密的广大农村走美国式的大型农场规模化之路显然是不可行的。况且,土地规模化经营超过一定程度,效益就会下降。
美国农业追求的逻辑目标是单位劳动力产出最大化,中国农业追求的逻辑目标是单位土地产出最大化。美国拼的是土地优势,中国和日本一样,没有土地优势,只有劳动力优势。中国农业必须考虑到现实国情,中国的工业化还处于中级阶段,吸纳就业的能力还很有限,因此,转移农民需要把握速度。土地过度规模化经营,个人的地给1个人种,其余99个人到哪里去,去干什么?这是一个最直接的现实问题。只看经济效益,不看社会效应是行不通的。当年效法苏联教训惨痛,今天效法美国带来的后果还难以估量。
因此,我国不能盲目效法美国,不能违背农民意愿,不能违背经济规律,更不能违背中国的现实。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土地适度规模化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一是适应现代农业的规模要求,在产业布局、产业链条、组织、服务和适合工厂化生产的种养业五个方面着力推进规模化。土地规模化必须严把适度关,农业部专家钱克明估算适度规模南方以30亩-60亩为宜,北方以60亩-亩为宜。二是建立农地经营的准入和退出制度。农业是专业性很强的行业,不熟悉情况,不掌握技术,很容易失败。我国现在谁都可以去搞农业经营,很多企业到农村圈地因不具备经营能力和条件,不仅导致损失惨重,也浪费了珍贵的土地资源。因此,我国农业土地规模经营必须建立准入和退出制度。三是把经营方式选择权还给农民。中国所有改革都是农民的创造,革命年代,中国革命是农民的革命,中国农民是革命的农民;改革年代,中国改革是农民的改革,中国农民是改革的农民。没有谁比农民更了解自己,没有谁比农民更清楚自己该走什么路,也没有谁比农民更对自己负责。农业的经营方式只能靠农民自己选择,是出租,是入股,是合作还是转包,由农民自己决定。政府要做的只可以按照经济规律,加以引导,同时做好各种服务。
当然,土地需要流转,中国农村的土地流转应分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需要靠行政力量推动的,我们称之为“行政推动”。即把一户不足十亩的承包地分为七八块,怎样合成一块。这是一家一户办不了、也办不好的事情,必须依靠集体组织统一行动,当年靠行政力量细分,今天还应靠行政力量整合,在此基础上完成确权登记颁证。这方面,很多地方都取得了很多成功经验。第二个层面,需要市场推动的,我们称之为“市场推动”。在完成“一块田”行政整合、做好确权登记颁证的背景下,是合作、是入股、还是出租,由农民按市场规律自由选择。政府只应做好服务,不可强行干预。第三个层面,需要法律推动的,我们称之为“依法推动”。如抵押、担保、买卖是现行法律不允许的,必须在国家修改宪法、土地管理法、物权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的前提下,才能依法流转。当前各地政府应充分理解中央土地流转的初衷,充分尊重农民的选择。首先应做的是抓好“行政推动”,做实“一块田”,不应只紧盯着“大规模”的企业规模化,而不屑于“小规模”的家庭规模化,过分热情地插手“市场推动”和“依法推动”,使该做的没做好,不该做的做过了头。“行政推动”是“市场推动”和“依法推动”的基础,只有做好“行政推动”,才能顺畅推进“市场推动”和“依法推动”,不然将遗患无穷。
以人少地多的美国模式移植想象,解决中国人多地少的现实问题,带来的只能是亦如效法苏联的折腾后果。因此,中国农业应该、也必须跳出“东施效颦”的怪圈,因国制宜,发掘传统农业精华,借鉴现代农业经验,用“历史的耐心”走好自己脚下已经生成的道路。
二、寻乌县土地流转情况
寻乌县辖15个乡镇,个行政村,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34万,农业人口人,农业户数户,耕地面积.92亩,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果业大县。
寻乌县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是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承包的基础上,按照“协商、自愿、有偿”的原则,以转包、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形式,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模式,初步实现土地规模化种植,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探索了一条新的路子。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土地面积流转为10.93万亩(不含山地),其中:出租8.32万亩,转让0.37万亩,互换1.74万亩,流转比例42.96%,签订流转合同面积9.万亩,比例达90%。自发流转比重大,流转价格大部分在元/亩-元/亩,流转土地主要用于种植脐橙、蜜桔等寻乌优势经济作物。近年来,为发展设施现代实施农业,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百香果、猕猴桃、蔬菜等产业,通过政府招商引资,村委会集中流转农户土地后再流转给客商,进一步优化了劳动力资源,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寻乌县“行政推动”推进土地流转
政府重视,谋划早,规范指导农村土地流转。
早在年、年寻乌县人民政府就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管理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的通知》(寻府发﹝﹞6号)文件、《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实施方案的通知》(寻府发﹝﹞12号)文件。主要目标是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探索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扶持机制,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行为,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有序发展。鼓励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流转,提升全县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搭建平台,保措施,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
一是成立寻乌县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由县人民政府县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相关职能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农村土地流转指导服务工作的具体实施,各乡(镇)也成立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二是成立寻乌县农村土地流转交易中心,县农村土地流转交易中心的职责是执行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落实,指导乡、村两级农村土地流转业务,做好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的搜集、发布和流转价格的指导,协助流转双方签订合同,审核流转主体资质和流转合同,督促合同的兑现。审核30亩以上的大宗土地流转双方资质审查合同,受理全县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发布,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快速、简便的流转信息、政策服务。建立档案等管理工作。三是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健全纠纷调处机制,有效化解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纠纷,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规范管理,勤引导,助推农村土地规范流转。
一是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程序。制订了规范的农村土地流转程序,并严格按照程序操作,切实做到管理和服务两到位。二县级制定了土地流转合同样板,明确了农村土地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充分尊重农户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的意愿,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操作,充分体现有偿使用原则,不搞硬性流转,引导土地流转双方必须签订规范流转合同合。三是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备案、登记和档案管理,建立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登记台账。
(二)“市场推动”推进土地流转的缺位
寻乌县土地流转群众积极性不高。寻乌是山区小县,山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一亩,土地是群众的“传家宝”、“命根子”,即便是全家外出务工,也不愿做“败家子”,宁愿抛荒也不进行流转;寻乌县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蜜桔、脐橙种植,同一亩地种植果树的效益约是种植水稻的5-8倍,群众从柑橘种植中尝到了甜头,北半县耕地几乎种上了果树,柑橘黄龙病发生后,群众对柑橘复种仍抱有希望,不愿流转土地,南半县群众在保住自己的口粮同时,也在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土地流转积极性也不高。
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寻乌县农村农业局提出了“依法推动”的构想。以期“规范、有序、稳妥进行”,打算采取以下措施,推动土地流转工作再上新台阶。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目标管理。切实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管理,逐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2)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创新工作局面。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管理和服务,搭建公开、公平、规范、有序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相关规章制度,落实农村土地流转合同制,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加强流转土地用途监管,提供法律政策宣传、咨询、合同签订指导、纠纷调处等服务。
(3)培育市场主体,引导流转走向。重点扶持和培育壮大一批规模效益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加速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
(4)积极创新模式,增强流转实效。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引导农户以农村土地入股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5)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纠纷调处机制,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确保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正常有效进行。
寻乌县农村农业局的将来的打算是否符合发展的实际?我们暂且看一组调查。
三、寻乌县家庭农场调查
寻乌县农业经营主体主要有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小农户等四个类型,工商登记在册的合作社有户,家庭农场户。不论哪种类型,都离不开家庭经营这个核心要素。家庭既是基本经营单元,也是主体、主力、主导。所以,本课题把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等都以家庭农场来分析。
案例一:寻乌县华美猕猴桃专业合作社
寻乌县华美猕猴桃专业合作社成立于年10月,注册资金万元,主要从事猕猴桃果品分级、包装、收储、营销、生产基地建设,苗木供应,为社员及周边群众提供猕猴桃果业相关的技术咨询服务,是一家集猕猴桃果品产、供、销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社先后被省、市、县上级相关部门评定为“果品营销先进企业”,“江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性合作社”、“寻乌县猕猴桃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年经营基本情况:带动种植面积已达万亩。年产量一千多万斤。种植经营品种涵盖了目前市场主流的红肉、黄肉、绿肉等品系,示范带动了农户(其中贫困户86户)发展猕猴桃产业。采取“政府引领,基地示范,能人带动,产业拉动”的形式,有效地推动了产业转型发展,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同时华美猕猴桃专业合作社也得到了中央电视台的专门报道,产业基地被“华中农大”、“江西农大”等多家院校定为科普示范基地。评为“赣州市科普助力精准扶贫示范基地”。
生产经营情况:
(1)经营模式。合作社釆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和“五统两分”(即:统一种苗、统一技术、统一工艺、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分户种植,分户管理)的管理办法,做到生产基地、市场营销、名牌战略协调发展,走上了品牌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的发展轨道。
(2)经营规模。寻乌县华美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固定资产达万元,现有员工30名,年销售总产值已达到0多万元,入社农户年均增收余元。
(3)经营特点。寻乌县华美猕猴桃专业合作社是典型农民合作社经营模式,组织化,专业化程度髙,社员与社员之间利益关系、生产关系、经营关系紧密,真正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年被评为江西省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
财务收支,资产状况、产业发展情况:
(1)合作社成立以来,在县农业农村局和当地政府的直接指导下,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组织活动开展正常,制定了财务管理、财务监督、生产销售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围绕猕猴桃特色优势产业,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实行自主经营,民主管理。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2)合作社猕猴桃生产示范基地0亩,年产优质猕猴桃吨。
(3)通过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向农民提供种苗、技术和肥料,有效解决农民发展生产无资金,无技术等问题。
(4)合作社通过“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方式,把分散的果农形成利益共同体,形成规模效应,提高合作社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5)合作社建有冷库和气调库2栋计立方米,合作社固定资产万元,年实现销售收入万元,可分配盈余.5万元。
案例二:寻乌县甜柿示范基地
甜柿示范基地位于寻乌县南桥镇高排村,是寻乌县东江源田园综合体的组成部分之一,该基地集中连片种植甜柿面积0多亩,目前总投资0万元,是集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田园农业综合体。为解决繁重的果园体力劳动,减少投资,提高果农经济收入,改善果农基本耕作条件,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进机械化,该基地的经营主体赣州市好柿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积极实施全程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
推广机械化技术如下:推广挖坑机的果树栽植机械化技术,推广多功能田园管理机械的果园施肥机械化技术,推广旋耕机及微耕机果园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割草机果园除草机械化技术,推广高效植保机械的果园植保机械化技术,推广喷灌、微灌机械的果园节水灌溉机械技术,推广树枝粉碎机的果园残留树枝利用机械化技术,推广冷藏设备的果品贮藏机械化技术,推广气动修剪机械果园树体修剪机械化技术和手扶拖拉机及三轮运输车果品短途运输机械化技术推广。
该项目以示范基地为依托,重点在示范区推广果树种植、中耕除草、旋耕疏松、施肥覆土、割草覆盖、树体修剪、高效植保、果品贮藏等项机械化技术,使示范基地的机械化水平达85%以上,并可使示范基地的0亩挂果面积,亩产达公斤,优果率达90%以上,每年示范基地的直接增收万元;另外,项目的实施还将带动周边村民进一步扩大果树种植面积的积极性,带动整个东江源田园综合体的全程生产机械化亩以上连片农业示范园,并使周边村镇的果业发展全程机械化起到一个良好的推广宣传效应。
案例三:寻乌县一口甜百香果专业合作社
寻乌县一口甜百香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年9月23日,注册资金万元。为解决百香果产品销售,合作社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因地制宜,并结合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加大了百香果种植的力度,使百香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合作社成立以来,有员工65名,年销售总产值已达到多万元,入社农户年均增收1.65万余元。带动了1万多户农户种植百香果,为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充实保障,同时,也解决了百香果基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为合作社成员及当地农民群众提供农业生产信息,深受农民群众欢迎,为当地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起到了良好的带头和示范作用。年被评定为江西省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
案例四:菖蒲乡坪岗村柑橘复种标准化生态示范园
坪岗村柑橘复种标准化生态示范园位于菖蒲乡坪岗村榕树下小组,该示范园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特色亮点:
(1)科学化选址布局。该示范园严格按照县政府关于柑橘复种建园审批“十不准”的要求进行选址建园,园区周边黄龙病树清理彻底且有良好的自然隔离条件。该示范园占地面积1亩,共分三期进行规划建设,目前已完成第一、二期共亩的规划建设,其中第一期占地面积亩,已种植有卡拉(红肉脐橙)0株、纽贺尔0株;第二期占地面积亩,已种植纽贺尔14株、沃柑4株:第三期占地面积亩,计划种植寻乌蜜桔0株。
(2)标准化生态建园。该示范园严格按照“山顶戴帽、山脊隔离、山腰种果、山脚穿裙、园路绿化”的生态模式进行标准化建园,全园未搭建防虫网棚,全部进行露天种植。目前在全园范围内的90条山脊隔离带上种植了20株杉木,构建了比较好的生态保护系统。该示范园建园一年多来,未发现有新增黄龙病树。
(3)现代化果园管理。一是栽培规范化。严格按照高标准建设假植棚,繁育脐橙苗2万余株,运用有机肥改良土壤,实行大苗上山。按照“矮化密植、高杆低冠、宽行密株”的栽培模式,每亩种植70-80株,株距1.5-2米,行距3-5米,每行果树栽种在外1/3,内2/3可行驶小挖掘机。二是技术现代化。该示范园统一安装自动喷灌一体化系统(浇水、施肥、打药),目前第一期果园已实现了水肥药三位一体化全覆盖。启动该系统,1分钟可喷灌株果树,第一期果园0株果树只需要80分钟即可喷灌完,比传统的人工浇水、施肥、打药,除去天气因素外,每次可节省14个人工约元成本,有效解决了人力和天气因素的困扰。三是管理精细化。该示范园已规划建设的第一、二期果园,全园划分为三个工作小区,工作小区实行定人定岗定责,每个工作小区每天固定10个工人,主要负责日常的抹梢、剪梢、除草、巡查等工作。该示范园全部使用生物有机肥和低残留农药,杜绝无机肥、有机磷和高残留农药上山,确保整个果园绿色环保。
坪岗村柑橘复种标准化生态示范园的社会化效益。一是解决务工就业问题。该示范园每天需要固定工人30人(其中贫困户有10人),在繁忙时期,在示范园务工人数达40余人。据统计,年该示范园共解决了人次的务工就业问题,按照固定工元/月,临时女工80元/天的务工工资标准算,年共发放务工工资98万元。二是示范带动效果明显。自该示范园年建园以来,在该示范园的示范带动下,全乡进行了标准化生态建园复种50亩以上的基地有4处,其中五丰村1处,菖蒲村3处;另还带动全乡户贫困户进行了柑橘复种。
案例五:赣州华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赣州华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寻乌县晨光镇,租赁土地面积约0亩,固定资产投入0多万元。现有仓储能力5.5万吨。以种植加工生产绿色有机的中高端大米为主、小龙虾及鱼类养殖为辅,现已注册“篁乡大米、高布村”两个商标,其中“篁乡大米”已申请绿色食品认证,富硒大米认证。
公司经营(1)水稻生产,依托合作社,有稳定的优质原材料,建立了稳定的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水稻基地,面积分别为0亩、0亩、亩,每年实行与本社社员订单种植,采取统一供应优质品种,统一施用农家肥和生物肥,统一技术管理,统一收获,统一回收、统一加工,统一品牌销售的生产经营模式。基地依托合作社与广东省农科院基地长期共建科研基础,研发水稻优质品种、有机绿色肥料、大米品质等项目。试验示范形成了从基地到餐桌的科技保障。
①选用优质品种。本企业每年都在水稻品种、品质试验研发的基础上,根据市场进行基地品种的科学种植。目前主要以稻花香系列、长粒优质粳稻为主。
②健康施肥。本企业水稻生产基地本着以保证人身体健康为原则,进行科学施肥,主要使用农家肥、生物菌肥和矿物质麦饭石肥料。通过生物菌肥分解和活化土壤中水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通过施用麦饭石肥深层消解土壤中重金属。
③生产监控。基地实行订单种植、采取统一生产资料、技术管理、加工销售,并且整个生产环节均有技术人员生产指导和监控,保证了产品的标准和品质。
公司经营(2)养殖业:目的一改善水质,提高农作物品质、价值,保护土地,发展循环农业;二是利用土地,养殖小龙虾等相关产品,为市场提供无激素、无添加剂、非转基因放心肉产品。
公司将汇聚多方资源,吸引国内大型集团投资和众筹的方式扩大规模,由单一的种植向田园综合体挺进,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国策,让餐桌远离化学残留,做安全健康品牌农业,融合一二三产业向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发展,推进种、养、加、酿循环利用,本着建设生态田园,建设秀美家乡为宗旨,打造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公司的口号和目标是“农村——让人们更向往”。
四、调查发现家庭农场普遍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1、在政府或干部的层面,对土地流转的反映是,认为农民的认识有待提高,一些乡镇干部对农村土地流转重要性认识不够,工作落实不到位;普遍认为土地流转难于形成较大规模,就是在追求规模化。另外,认为土地流转在农户之间自发进行是不妥的,主张组织引导、组织化规模化经营机制才能改变目前土地分散种植经营局面。
2、家庭农场主普遍认为存在的问题是,—总体发展不平衡。合作社成员存在产业单一,抵御风险能力较弱,部分社员管理不到位造成品质下降,收入大幅减少,发展出现不平衡现象。二标准化水平不高。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只能提供简单的技术服务,加上部分社员素质偏低,没有真正把农民组织起来,辐射能力弱,没有完全发挥作用。三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合作社因原始积累能力弱,抵押物受限,融资贷款难,日常运转困难,带动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四是成员问题。合作社管理人员的组织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合作社管理人员专业水平都不是很高,组织协调能力较弱,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还比较缺乏。农户对合作社作用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化程度,共同抵御市场风险,成为广大入社成员共同的愿望和心声。
综上所述,前面说过,家庭既是基本经营单元,也是主体、主力、主导。但是地方政府利用行政力量强力推进土地集中连片,千方百计扶持所谓的龙头企业搞成千上万,甚至几万亩的大规模经营,以为政府和企业才是农业经营的未来主体,这是十分荒谬的。
农产品生产相对于工业产品生产有六大自身特点:不可间断、不可倒序、不可搬移、是活的生命体、遵循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两个规律、结果只能最终一次性显现。
这六大特点决定了农业必须以家庭经营为单位。这是古今中外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小岗村的大包干取得成功的关键就是恢复了农业的家庭经营功能。农产品生产无法并列交叉作业,生产的继起性、周期性、季节性、地域性比较强,栽种、管理、收割等各阶段的劳动强度不同,要求劳动者有非常好的执行和协作精神。自然因素、外界环境等影响较大,同一地块的农产品生长都有差别,要求团队劳动者之间能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这些都要求整个劳动团队的每个劳动者都要尽心尽力,尽心尽责,这样的劳动团队只有以家庭为单位才能做到。同时,农产品生产很少有中间产品,而且产品个体具有独特性。对具体劳动者在某一单独时期、某一批次产品的劳动质量、效率和重要性,很难具体衡量,衡量不准就不能做到准确激励。如果进行全过程监督考核,其成本高到无法承受,因此,农业必须由一个最佳利益共同体经营,在各种社会组织中,只有家庭能够做到在劳动分配中执行力最强、劳动最尽责、监督成本最低,也只有家庭能够做到在劳动成果和利润分配过程中矛盾最小,离心力最小。
家庭是无与伦比的最佳利益共同体,只有家庭才能实现农业效益的最大化。在发达国家,美国家庭农场占86%,法国占88%,欧盟15国平均占88%。在中国,2亿多农户进行家庭经营,用占世界1/10的耕地生产出占世界1/5的粮食总产量,养活了占世界1/5的人口,这是最有力的证明。
历史的教训已经昭示我们:农业经营的主体不是政府,不是企业,而是家庭。当年“公社+社员”,是政府在种地,种到饿死人。“公司+农户”,是企业在种地,弊端正在显现。中国农业必须走“农户+农户”的路子,才是正途。目前,全国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企业大约1万家,这1万家企业平均寿命5年左右,农业企业的风险更大,大公司经营农业随时都有破产的危险,这个风险立马就会从社会转嫁到政府头上。
今天鼓动兼并,到时苦果自食。
主管:寻乌县文联
主办:寻乌县映山红志愿服务队
寻乌县作家协会
编委:
王正励邝光宏古策锋刘传启刘晋刘冬招肖子沐汤景常陈晓清陈静李艳梅严景新林海峰赵春霞钟琼黄雪梅梅常春龚桂芳曾全富温志虹赖秀芬(按姓氏笔画排列)审核:刘传启
责编:黄雪梅
原创作品经作者授权,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