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鸡蛋果)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从ldquo白色
TUhjnbcbe - 2020/12/15 16:03:00
北京哪有治疗白癜风医院的地址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编者按

近年来,江西省寻乌县通过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不仅修复了当地生态系统断链,改善了“白色沙漠”般的矿区生态环境,而且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路,将自然资源资产打造成当地百姓享生态、富口袋的“绿色银行”。

生态修复治理后的柯树塘。本报记者滑晓晖摄

“生态环境好了,已多年不见的小河虾、小鱼重新出现了。”江西省寻乌县上甲村村委会主任钟贱林指着不远处的上甲村河说,“以前伸手可摸鱼的日子又要回来了。”


  实现生态好转的不仅是上甲村,而是整个寻乌县。近年来,通过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寻乌县不仅修复了断链的生态系统,治理好了采矿造成的“白色沙漠”,使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而且将生态链转化成绿色产业链,将自然资源资产变身为当地百姓享生态、富口袋的“绿色银行”。

生态美了日子甜了

寻乌拥有世界级大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区,自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大规模开采。但由于生产工艺落后和生态环境保护不力,带来了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体污染、土地沙化、田地毁坏和次生地质灾害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地貌呈现出“沟壑纵横、苍白光秃”的景象,就像巨大的“生态伤疤”。


  生态环境的破坏,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例如上甲村村民钟世展,虽有家传的养蜂技术,却无处施展。因为村里找不到清洁水源和大量花植,无法养蜂。他只能靠打零工养家糊口。


  转机发生于年。这一年,寻乌作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成为全国首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之一。随后,在遭破坏较为集中的文峰乡石排、柯树塘及涵水片区,废弃矿山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陆续展开,累计投资近10亿元,治理修复矿山面积达14平方公里。


  按照“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工则工、宜水则水”的原则,寻乌将废弃稀土矿山整治为农业、林业或工业用地,优先针对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严重的区域实施重点治理,统筹推进水域保护、矿山治理、土地整治、植被恢复等,着力恢复矿区整体生态功能,大大提高了矿区经济效益。


  经过几年的综合整治,过去每逢雨季就泥水横流的状况不见了。记者看到,如今的柯树塘植被葱郁、蜂飞蝶舞、水塘清澈,一排排光伏电池板整齐排列,一条条新修的自行车道蜿蜒山间,一派生机盎然。


  看到生态环境改善了,钟世展向村里申请了5万元贴息贷款,养起了蜜蜂。仅此一项,他的年收益就达8万元。除此,他还种植了株百香果、百余株脐橙。“今年的收成很好,柯树塘的生态修复给我们带来了好日子。”钟世展满脸喜悦地说道。

思路变了成效有了

因修复生态而关停稀土矿后,当地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制约。如何让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寻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为此,寻乌打破碎片化的治理格局,统筹水域保护、矿山治理、土地整治、植被恢复四大类工程,采用“山上山下同治、地上地下同治、流域上下同治”的“三同治”模式,着力打造旅游观光、体育健身胜地,把废弃矿山变成“金山银山”。


  赣州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魏清胜告诉记者,寻乌是东江发源地,山水林田湖草兼备,自然资源丰富。把生态作为资本要素,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寻乌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的路子。


  实践中,寻乌注重将综合治理与生态产业有机结合,坚持“生态+”理念,走“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光伏”“生态+旅游”的发展路径,因地制宜推进生态产业发展,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解决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有效恢复了生态环境,破解了用地瓶颈,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经济效益。


  寻乌的绿色蝶变,为江西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生态修复及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提供了有益借鉴。据介绍,寻乌的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项目吸引了包括辽宁、山东、湖南、广东、广西等地的大批专家学者,前来参观学习。

方向准了路子通了

寻乌坚持“生态立县”,在厚植生态优势和增强绿色发展能力两个方面齐发力,种植经济作物,发展绿色能源,利用修复后的废弃矿山建工业园区,推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打造旅游、休闲、度假综合体,形成了“人养山、山养人”的良性循环,保障了生态产品价值的持续输出。


  近年来,寻乌改造低质低效林亩,建成高标准农田多亩,利用矿区整治修复土地种植油茶、竹柏、百香果、猕猴桃、龙脑樟等经济作物多亩,走上了多元化发展之路。
  在石排村的废弃矿山区打造了占地约亩的工业园区,有效解决了全县工业用地严重不足的问题。昔日寸草不生的荒芜之地变成了厂房林立、绿树成荫的工业园区。目前,园区已吸引了53家低能耗、低污染企业落户,新增就业岗位近万个。
  在石排村、上甲村等矿山治理区建设了总装机容量35兆瓦的光伏发电站,年发电量达万千瓦时,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体育健身等产业,贯通了修复治理区与青龙岩旅游风景区,修建自行车道14.5公里、步行道1.2公里,年接待游客约10万人次。
  生态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当地居民的收入实现了稳定增长。石排村村干部谢青山的父亲曾是稀土矿开采大军中的一员。昔日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区焕发生机,对谢青山的触动不小。他带头采购了一批油茶树苗,栽到了父亲当年采稀土的地方。在他的带领下,油茶树已成为村民的“发财树”。

年4月,寻乌县成功退出贫困县。“这只是开始。”寻乌县自然资源局局长谢小菁说,下一步,寻乌局将继续巩固提升生态修复成果,持续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增加生态产品供给,以“绿色指数”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

更多阅读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从“满城土”到“半城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诗意田园醉美乡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水清岸绿五缘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护一方碧水蕴一城繁华

喜欢本文,就点击右下角“在看”

本文由中国自然资源报社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从ldquo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