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流行文物新潮“解读” 文物也卖“萌”
友疯传,因为它的外形酷似当红小游戏里“愤怒的小鸟”。这件被友戏称为最“萌”的文物来自山西省博物馆,名为鸮卣。鸮是猫头鹰,鸮卣则是一种猫头鹰形状的酒器,为商代晚期的青铜器艺术品。
无独有偶,近日在陕西省发现的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战国陶片,因为上面刻着的文字酷似络热词“囧”字,也在上大受追捧。
古老庄严的文物,被友们用新方式解读后瞬间变“潮”。有专家指出,这种现代、新潮的解读文物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有利于文物的普及。但也有人指出,友们除了记住文物的“萌”或“囧”,还应该更多了解文物内含的文化意蕴,这样“盘活”传统文物才有实际意义。
这年头文物也卖“萌”
日前,友“北京阿年”从山西省博物馆参观回来后,顺手把一张名为鸮卣的青铜器图片发到微博上,不曾想立即引来围观。看着青铜器憨态可掬的造型,友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它的外形、功用。有人猜它是“外星生物”,有人说“好像动画片里跑出来的”,有人说它是“扑腾着翅膀的胖乎乎的小猫头鹰”,有人说“想起了游戏《盗墓笔记》里的怪鸟”,有人觉得“很像捷克游戏《机械迷城》里那个老欺负主角的胖胖的机器人”……
这时,有人回帖吼了一句:“这不是古代版‘愤怒的小鸟’吗?!”参与“猜谜”的友们如梦初醒,纷纷发表感慨:“古人真给力!”“原来萌在中国的古代就有了,太可爱了。”“‘愤怒的小鸟’也玩穿越?真应景儿呀!”“这就是文化遗产!中国艺术果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友甚至开玩笑说“要找‘愤怒的小鸟’收版权费去”,也有友披露“这个文物还有个兄弟是玉的,也很漂亮”……
类似的猜谜游戏还出现在另一张文物图片上,也是友“北京阿年”发的,同样来自山西省博物馆。这是一个麒麟形状的青铜器,因为有着喜感与苦闷感交集的面孔和粗粗的眉毛,竟被友戏称为“麒麟版蜡笔小新”。
还得深挖文化内核
“文物的终极价值在于被后人解读!”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胡志祥说,目前我国已有2400多家博物馆,馆藏文物总量达上千万件。近些年,免费参观*策的推出、艺术市场的火爆以及受鉴宝寻宝类节目的“感染”,普通百姓对文物表现出了比较浓厚的兴趣。但不可否认的是,文物的普及依然是个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尤其是在信息爆棚的今天,怎么把与文物相关的知识和传统文化传输给人们,是一道难题。“络催生的新潮文物解读方式提供了一个草根视角,虽然这种方式不适用于正规的文物机构,但它告诉人们,文物的普及途径可以多元,不必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寓教于乐也未尝不可。”
不过,胡志祥认为,要把娱乐最终变成教育活动,不能仅仅停留于凑个热闹,得由表及里深挖文物蕴含的文化内核。他担心的,正是友们不求甚解而用惯常的思维去猜测,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了解片面甚至与文物的本义相背离。以这次被解读为“愤怒的小鸟”的猫头鹰为例,我国现在民间常把它当作“不祥之鸟”,称之为逐魂鸟、报丧鸟,但在我国古代,猫头鹰因为昼伏夜行的习性被人们看做“神鸟”、“夜间守护神”,许多艺术品也以猫头鹰作为形象,尤其是在青铜器上被广泛运用。最具代表性的是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一对鸮尊,美国大都会等世界知名博物也都有猫头鹰形状的中国古代青铜器。
再比如,近日在陕西省发现的战国陶片上面刻着的“囧”字,多数人只知道它是前两年冒出来的络热词。殊不知,它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湖北屈家岭文化的陶片中就出现了,而到了3500多年前的夏代,青铜器上也出现了这一纹饰。胡志祥告诉,囧是一个象形文字,最初的写法是中间一个圈,周边几道光芒,外面再加一个圆圈,本义是“光明”的意思。到了汉代,意思大致没变,只是圆圈被改写成方框。而到如今,因为“囧”看着像一张垂头丧气的人脸,被赋予了郁闷、尴尬、悲伤、无奈、困惑、无语等含义,与最初的意思完全相反。